製造業VMware替換路線比較:虛擬化軟體平替 vs 超融合架構

 twt社区

【摘要】博通收購VMware引發企業擔憂和重新評估,許多企業開始考慮替換VMware,twt社區高端製造企業用戶會員也圍繞VMware的替換路線進行了一系列交流探討。本文基於此,對社群使用者探討較多的其中兩條技術路線-虛擬化軟體平替與超融合架構兩種路線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比較。
【主筆專家】楊承龍,某機械製造企業雲端平台架構師,負責IT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專注於雲端平台、資料中心、容災備份等領域,具備豐富的專案經驗,曾主導集團級私有雲平台專案規劃與落地,專案上線後,實現資源集約化管理,統一技術架構,受到分子公司廣泛好評,協助集團業務雲上融合創新。
相關推薦:製造企業採用IaaS雲端平台取代VMware:優劣勢分析、遷移困難及解決方案

一、 高階裝備製造業VMware虛擬化替換背景

面對 VMware 的收購風波和一系列訂閱模式、產品組合、授權模式調整,不少用戶會猶豫,是繼續使用原有 VMware 產品,還是採用新的產品組合,或是轉向其他替代方案?現階段真的有必要替換 VMware 產品嗎?

首先要先明確的一點是,並非所有使用者都必須立刻決定是否要將原有 VMware 產品進行替代或更換為新的產品組合。使用者的「決策緩衝時間」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

1. 原來訂購的產品服務是否即將到期?

如果用戶使用的產品服務即將到期,由於無法以原價格續保,可能必須選擇使用新的訂閱許可,或停止原產品的使用。如果不進行續保,缺乏原廠技術支援終究是一個潛在的風險點。

2. 仍在使用中的 VMware 產品是否需要進行版本升級或擴充?

版本升級一方面可以增加功能、提升效能、修補 bug 和安全漏洞;另一方面,正在使用的系統可能需要隨業務規模成長而擴充。若未採用 Broadcom 的新訂閱模式,將無法升級原先使用的 VMware 產品。在沒有版本升級或擴容需求的期間內,不必急著做出更換產品的決定。

基於以上因素,不少製造業用戶將VMware 替代提上日程,為了幫助用戶順利完成從VMware 替代方案評估到產品落地的一系列環節,我們透過這篇文章,對VMware 替代場景下用戶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梳理,集中分析虛擬化軟體平替和轉換超融合架構兩種路線的主要特點、成本和需求場景,供使用者參考。

二、VMware虛擬化替換路線分析
(1)圍繞著目前實現VMware替換的多種技術路線,twt社群高端裝備製造用戶會員進行了路線傾向性調查的投票,數據如下:

根據投票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用戶會選擇虛擬化平替、遷移至IAAS雲端平台兩種路線,筆者認為,在做技術路線選型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公司業務發展需求、新平台的穩定性、替換成本等多面向因素,對於中大型製造業,業務系統規模較大,有雲原生改造需求,適合選擇雲端平台。對於小型製造業,業務系統相對簡單、數量不多,基礎虛擬化平台可滿足業務發展,選擇超融合平台作為基礎架構,可以在不犧牲性能和擴展性的前提下,更好地控制總體擁有成本。

(2)虛擬化平替與轉換超融合架構兩種技術路線的主要特點

(3)虛擬化平替與轉換超融合架構兩種技術路線的成本對比

(4)虛擬化平替與轉換超融合架構兩條技術路線的需求場景

高階製造對產線業務持續穩定可靠的要求十分嚴格,更推薦架構不變或微調平替VMware,即使存在遷移,也是無感或微影響,業務層面不會進行大範圍的改造。

選擇虛擬化軟體平替或轉換超融合架構,應基於企業的實際業務需求、財務狀況、技術團隊能力以及長遠發展策略。中小型企業可能更注重成本控制和短期效益,傾向平替方案;而中大型企業或有明確數位轉型策略的企業,可能更偏好超融合架構帶來的長期維運效率和業務彈性。每種路徑的選擇都需經過全面的評估和規劃,確保技術方案與業務目標相符。

三、採用虛擬化軟體平替和轉換成超融合架構路線的困難點
製造業的IT系統複雜度高,特別是中大型企業,對穩定性和安全性有嚴格要求,因此在進行VMware替換時,無論是選擇虛擬化軟體平替或轉換超融合架構,都會面臨一系列的難點與挑戰。

1.虛擬化軟體平替的難點

1) 相容性問題:新虛擬化軟體與現有應用程式、作業系統、硬體的相容性驗證工作量大,可能導致遷移後出現未知錯誤。

2) 效能差異:新舊平台間可能存在效能差異,需進行充分測試確保不影響生產環境運作效率。

3) 遷移風險:資料遷移過程中可能遇到資料遺失或損壞的風險,需要周密的遷移計畫和回溯策略。

4) 管理工具整合:原有的VMware管理工具和流程可能無法直接沿用,需要重新整合或尋找替代方案。

2.轉換超融合架構的難度

1) 成本投入:超融合架構初期投資較高,包括軟硬體購置、部署與培訓,對預算有限的企業構成壓力。

2) 技術堆疊變更:從傳統架構轉向超融合架構涉及整個IT基礎架構的變革,技術堆疊的轉變對組織能力要求高。

3) 業務連續性保障:超融合架構的部署和遷移過程中需確保生產系統的連續運行,任何中斷都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4) 供應商依賴:採用超融合架構可能帶來供應商鎖定,限制未來的技術選項和議價能力。

3.共同面臨的挑戰

1) 業務遷移風險評估:全面評估替換對業務流程、上下游合作夥伴及客戶體驗的潛在影響,充分評估遷移風險,並制定最小化干擾的遷移計畫。

2) 長期策略匹配:所選的技術路線需與企業長期的數位轉型、智慧製造策略相契合,避免短期內再次面臨技術升級的挑戰。

綜上所述,製造企業在進行VMware替換時,無論採取哪種技術路線,都需要綜合考慮技術、成本、業務連續性、策略性匹配等多方面因素,系統化地規劃VMware替換方案,制定詳盡的遷移計畫和風險因應策略,有效控制整體成本,同時確保業務平穩過渡和長期的經濟效益。

 

 

 

News Leave a comment

如何準備 AWS Certified Solutions Architect – Associate 的考試?

當您準備AWS認證解決方案架構師協會(AWS Certified Solutions Architect – Associate(SAA-C03))考試時,可以遵循以下步驟和資源進行準備:

1. **理解考試要求**:
– 訪問AWS認證官方網站,了解考試的先決條件、考試內容和考試格式。

2. **官方學習手冊和考試藍圖**:
– 下載並詳細閱讀考試藍圖,它提供了考試涵蓋的主題和技能要求。

3. **AWS官方培訓**:
– 考慮參加由AWS提供的官方培訓課程,這些課程專門設計來幫助考生準備認證考試。

4. **在線課程和實驗室**:
– 利用在線學習平台(如A Cloud Guru、Pluralsight、Udemy等)提供的課程和實驗室來增強您的知識和技能。

5. **實際經驗**:
– 在AWS環境中實際操作,實踐創建和管理AWS服務。您可以使用免費層服務或創建一個帶有適當預算的AWS賬戶。

6. **AWS白皮書和文檔**:
– 閱讀AWS白皮書、最佳實踐和文檔,這些資源提供了深入的服務信息和架構建議。

7. **AWS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
– 學習AWS的架構框架,它提供了設計可靠、安全、高效和成本效益高的系統的最佳實踐。

8. **模擬考試**:
– 參加模擬考試,這有助於您熟悉考試格式、題型以及時間管理。

9. **加入學習小組和論壇**:
– 加入AWS認證相關的學習小組、論壇和社區,與其他考生交流心得和學習方法。

10. **制定學習計劃**:
– 制定一個詳細的學習計劃,包括每天或每週的學習目標,並堅持執行。

11. **復習和自我評估**:
– 定期復習所學內容,並進行自我評估,以確保您掌握了所有必要的概念。

12. **關注AWS更新**:
– AWS服務經常更新,關注AWS的博客和更新通知,以便了解最新的服務和特性。

13. **考試策略**:
– 學習考試技巧和策略,如快速閱讀問題、時間管理和標記疑難問題等。

14. **考試準備清單**:
– 使用AWS提供的考試準備清單,確保您已經熟悉所有必要的服務和概念。

15. **考試預約**:
– 一旦您準備好了,通過Pearson VUE預約考試,並選擇一個適合您的時間和地點。

AWS認證解決方案架構師協會考試旨在測試您對AWS服務和架構設計的理解。因此,除了理論學習外,實際經驗同樣重要。確保您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並且不要忘了利用所有可用的資源。

News Leave a comment

如何免費使用 GPT-4模型? GPT 4.0免費版本怎麼取得?

 AI解码师 思途文成

目前,Open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4 是最先進的AI語言模型。但是,如果你想使用它,你需要訂閱每月 20 美元的 ChatGPT Plus。

其實,如果你不想花錢,也是有很多方法可以用 GPT-4。而且,有些幾乎沒有什麼限制。只是它在其他平台免費提供。

註:使用以下平台需要海外環境,不會用可以找百度要教學!

Quora 的 Poe 平台

Poe 是 Quora 的人工智慧平台,可以讓你使用許多不同的聊天機器人模型。 GPT-4 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GPT-4 在 Poe 平台上的每日使用次數有限,但你可以註冊多個帳戶使用,但這可能會讓登入流程變得繁瑣一些。

1. 開啟網站:https://Poe.com,用你的 Quora 帳號、手機號碼、Google或 Facebook 帳號登入。

2. 從螢幕左側的聊天機器人中選擇 GPT-4。

3. 在頁面底部的聊天視窗中輸入你的提示,GPT-4會快速回覆你。

微軟 Copilot

微軟將OpenAI聊天機器人ChatGPT-4 整合到其 Copilot 工具中,作為 Windows 11 的一部分,也可以透過必應搜尋引擎或獨立網站來使用。

如果你使用的是 Windows 11,只需要點擊螢幕右下角的 Copilot 圖標,或按 Windows 鍵 + C 就可以啟動它。然後,你就可以像使用其他 GPT4 聊天機器人一樣開始和它聊天了。

你也可以透過必應來使用 Copilot,具體的步驟如下:

1. 用 Edge 瀏覽器開啟必應的首頁:https://www.bing.com。如果你沒有 Edge 瀏覽器,你可以在這裡下載:https://www.microsoft.com/en-gb/edge?form=MA13FJ。

2. 選擇 Copilot 圖標,然後在 “Ask me anything”(問我任何問題)的搜尋欄中輸入問題,最新的 GPT-4 模型就會回答你的問題。

你也可以透過獨立網站:https://copilot.microsoft.com或手機應用程式存取最新ChatGPT-4模型。

Ora 平台

Ora 是一個幫你製作自己的聊天機器人的平台,你也可以用它免費與 GPT-4 聊天。

有時候如果服務很忙,你可能只能訪問 GPT-3,所以如果你不確定,可以問聊天機器人。

1. 開啟 Ora 的 GPT4 頁面:https://ora.ai/openai/gpt4。

2. 註冊帳戶或Google帳號登入。然後,如果需要的話,再回到 GPT-4 頁面。

3. 在視窗底部的窗格中開始輸入 GPT-4 的提示資訊。

注意:提示以先到先得的方式提供,所以如果很忙,你可能需要等待輪到你。

News Leave a comment

IBM 認證分析師 – 安全 QRadar SIEM V7.5

認證概述
此中級認證適用於希望驗證其對 IBM Security QRadar SIEM V7.5 的全面了解的安全分析師。這些安全分析師將了解基本網路、基本 IT 安全、SIEM 和 QRadar 概念。

他們還將了解如何使用圖形使用者介面登入、瀏覽和解釋產品的功能。此外,他們還將能夠識別違規原因,以及存取、解釋和報告 QRadar 部署中的安全資訊。

注意:本考試包括隨產品安裝的應用程式:使用案例管理器、QRadar Assistant、日誌來源管理器和 Pulse。除這些應用程式之外的特定應用程式的功能不在範圍內,但擴展應用程式使用功能的概念在範圍內。這不包括 QRadar on Cloud (QRoC) 的 SaaS 產品。

要求
此認證需要一門考試。

考試 C1000-162:IBM Security QRadar SIEM V7.5 分析
考試目標
在考試開發過程中,主題專家 (SME) 會定義個人成功履行產品或解決方案職責所需的所有任務、知識和經驗。這些由以下目標表示,考試中的問題是基於這些目標。

題目數: 64
需要通過的問題數: 41
時長: 90分鐘
狀態: 直播

第一節:犯罪分析23%

第 2 節:規則和構建塊設計18%

第 3 部分:威脅搜尋24%

第 4 部分:儀表板管理14%

第五節 搜索及報告21%
考試資源
為準備考試,請先參考以下列出的自學課程。它是免費的,涵蓋了考試中考查的所有知識和技能。

筆記:

要通過測試,需要具備豐富的實際產品知識。
在參加考試之前,建議使用這些學習資源,但這不是必要的。
您必須登入安全學習學院,自學課程連結才能正常運作。如果您在點擊連結後看到錯誤訊息,請登入並重試連結。
我們已盡最大努力使建議的學習資源盡可能完整和準確,但不保證其適用性。提供的學習資源是「按原樣」提供的。對於因課程或出版物內容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IBM 對任何個人或實體不承擔任何責任。

News Leave a comment

Sam Altman 對 AI 未來的真正期望

 21CTO

背景

在上週,OpenAI 正式推出了 GPT-4o,這是世界上功能最強大聊天機器人的最新語音互動版本。

OpenAI執行長 Sam Altman 在「All-In」 播客中長達一小時的訪談中分享了一些讓我們驚訝,但也很坦率的想法。

該播客由著名投資人Chamath Palihapitiya、Jason Calacanis、David O. Sacks和David Friedberg組成的團隊主持,這讓 Altman 有機會在更具對話性的環境中敞開心扉。

在一小時的交流討論中,Altman 透露了他對 OpenAI 公司的長期願景,甚至透露了世界通用人工智慧(AGI)的未來發展軌跡。

身為全球頂尖人工智慧公司的掌門人,Altman 回答了人工智慧大語言模式的安全性、可負擔性、經濟模式以及下一件大事等問題。

此外在交流過程中,Altman 也和大家展望和思考了未來事物的形態,本文均做了詳細記錄。

內在差異

在宣布 GPT-4o時,Altman 指出了它在 OpenAI 產品發展中的地位。

「最初的ChatGPT 展示了語言介面的可能性;這個新東西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它快速、智能、有趣、自然並且實用。與電腦交談對我來說從來沒有感覺到自然,而現在感覺到 非常自然。

在播客中,我們也能夠真切感受到 Altman 對長期願景的關注,並且把長期願景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討論人類的下一個偉大技術是什麼時,Altman 有一些暗示地說:「我認為語音可能是下一個技術」。

“做為程式設計師,如果你能讓語音互動變得非常好,那感覺就非常好——我認為這就像是一種使用電腦的不同方式。”

ps:ChatGTP-4.0 中,使用了著名女星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在電影《Her》的聲音。

安全性如何?

上週,OpenAI 解散了 10 個月前組成的管理團隊,登上了各大科技媒體的頭條。

OpenAI團隊的目標是探索「引導和控制比我們更聰明的AI系統」的解決方案,但這個團隊的兩位領導與創建者雙雙辭職。

他們分別是Ilya Sutskever和Jan Leike。

 

 

Ilya Sutskever 是 11 月投票罷免 Altman 的董事會成員之一,而 Jan Leike週五在 Twitter 上抱怨OpenAI 的「安全文化和流程已經讓位給閃光的產品」。

在宣布辭職的幾天前,Altman 對11 月「宮鬥」與罷免事件的評論也表現的很有意思。

「你看看,顯然並非所有董事會成員都是我最喜歡的人。但我非常尊重他們對待AGI 的嚴肅態度,還有確保AI 安全的重要性。即使我完全不同意他們的決策和行動,我也 從未懷疑過他們的正直,或對安全和有益的AGI 共同使命的承諾。

Altman 也直接談到了人工智慧的風險問題。

“我認為在不遠的將來,前沿人工智慧系統將能夠對全球造成重大危害。”

他希望有一個國際機構確保對最強大的系統進行“合理的安全測試”,這樣“你知道,這些東西不會逃脫,並不斷自我改進或諸如此類……”他補充說:“也許什麼都不 會發生。

Altman 將監督人工智慧比作對現有核武或生物技術的監督,「或那些真正會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遠遠超出一個國家範圍的事情」。

他對監督AI方法論提出了具體建議:例如對輸出進行安全測試,而不是讓政府監管機構審查公司的所有內部程式碼庫並評估機器學習模型中使用的權重。

Altman 還有另一個擔憂:

“我也非常擔心監管過度。我認為我們做得太多,甚至有點過頭,都有可能犯錯。”

他坦承說,我們也可能「因為做得不夠而犯錯」。 Altman 曾擔任創業加速器 YCombinator 的總裁五年,也認同創業家們的觀點。 “我們已經看到監管部門越權或控制在其他領域,結果變得非常糟糕。”

因此,他希望監管機構只關注耗資超過 100 億美元的項目。 “我不認為這會給新創公司帶來任何監管負擔。”

“去創造未來”

在對話的前段,Altman 就不斷的申明,免費提供先進技術是「我們使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不僅想開發人工智慧工具,還想「讓它們廣泛使用——要免費,或者不那麼貴,不管是什麼——這樣人們就可以用它們去創造未來,而不是讓天降神奇AGI 來創造 未來,然後把它灑在我們每個人身上。

「這似乎是一條更好的道路。這更像是一條鼓舞人心的道路。我也認為這是事情的實際發展方向。因此,我們還沒有想出如何讓免費用戶使用GPT4 級別的技術,這讓 我很難過。

Q:我認為它非常昂貴,對嗎?

Altman:非常昂貴。

但 Altman 仍然預測人們將會看到一個低廉的人工智慧世界。 “這對我們很重要,對用戶來說也很重要,它將解鎖很多東西。”

這是 Altman 上週宣布 GPT-4o時重申的主題。 「我非常自豪,在 ChatGPT 中免費提供了世界上最好的大語言模型,沒有廣告或類似的東西。

「我們創辦OpenAI 時的最初構想是,我們創造人工智慧,並利用它為世界創造各種好處。但現在看來,我們將創造人工智慧,然後其他人將利用它創造各種讓我們所有人都 受益的奇妙事物。

“我們也是一家企業,會找到很多可以收費的東西,這將幫助我們向(希望)數十億人提供免費、卓越的人工智慧服務。”

超越“全民基本收入”

很明顯的是,Altman 一直在思考未來,包括顛覆性技術、經濟模式以及世界的未來將會是什麼樣子。

在播客中 Altman 也表示,他對人工智慧導師的可能性以及「更快、更好地進行科學發現……這將是一次很高可能性的勝利感到非常興奮」。

Altman 已經發起了一項著名的全民基本收入試點,已經有3,000 人參與。 因此,大家聽到他對融入人工智慧新方案的最新坦誠想法很興致。

首先,Altman 談到了全民基本收入的基本概念。

“給人們錢並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這當然不會讓人們特別興奮。但它會解決一些問題,並可能為人們提供更好的視野來幫助自己。”

此外, Altman 還有另一個想法。

「現在,我們看到了人工智慧正在發展的一些方向。我想知道未來是否更像通用基本計算,而不是全民基本收入……每個人都會得到GPT-7 計算的一部分,他們可以使用它,可以轉 出售它,可以捐贈給某人用於癌症研究。

“這樣,你便擁有了生產力的一部分!”

保護我們關心的事物

在播客中,Altman偶爾還會流露出自己的個人情感。 例如當他談到蘋果的廣告時,廣告中藝術材料在液壓裝置中被碾碎,然後用蘋果iPad取代。

「我對人工智慧持非常積極的態度——但我認為人類的創造力和藝術表達方式也非常美妙。你知道,對於一個只在科學上表現更好的人工智慧來說?很好,那就 來吧。

Altman 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這會發生的。它將成為一種工具,引領我們達到更高的創意高度。”

“但我認為我們應該想辦法做到這一點,以保留我們大家所關心的精神。”

雙方也對版權和訓練資料進行了一些討論,Altman 透露,OpenAI 決定「不做音樂…部分原因正是這些關於界線的問題」。

“這將會發生”

那麼,當我們最終實現 AGI 這一聖杯時會發生什麼?

AGI 是一種能力與人類智慧相當,甚至超越人類智慧的機器。

Altman 坦白說:

「我認為,世界上很多人都非常恐懼AGI,這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說,甚至非常害怕當前的人工智慧,但又對它感到非常興奮——甚至更加害怕,也更加興奮於它的發展 方向。

“我們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但我認為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

他似乎意識到了真正顛覆的可能性,並同意“很多事情都會改變。而改變會讓人們感到相當不舒服。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很多事情。”

不過,最終,Altman 也相信這一切都將「帶來巨大的好處。但我們必須找到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Altman 甚至一度強調,OpenAI 的使命「是朝著AGI 邁進——並 弄清楚如何廣泛分配其好處。

在結束採訪之前,奧爾特曼真誠地表達了他對未來漫長道路的熱情。

“我非常關心 AGI,並認為這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工作。”
作者:場長

News Leave a comment

思科認證350-801考試詳情指南

思科認證350-801考試詳情指南
一、認證背景
350-801考試是思科認證中的一項重要考試,專注於統一通信和協作技術領域。它是思科認證路徑中的CCNP Collaboration認證和CCIE Collaboration認證的基礎考試。此認證考試的目的是確認考生對實施和操作核心協作技術的知識。在當今世界,協作技術在各種行業和領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教育、醫療、商業和政府部門等。具有此類技能的專業人員可以幫助企業和組織改善其溝通效率,從而提高生產力和服務質量。
二、考試內容
350-801考試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協作基礎:這部分考試內容包括瞭解和配置思科的協作基礎知識和技能,包括協作架構、協作部署模型、協作的組件和功能等。

音頻網絡:這部分考試內容涵蓋了對思科的音頻網絡設備和技術的瞭解和配置,包括思科的音頻網絡設備、音頻網絡的協議和標準、以及設計和實施音頻網絡的最佳實踐等。

協作應用:這部分考試內容包括對思科協作應用的瞭解和配置,包括思科的協作應用如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 Manager、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 Manager Express、Cisco Unity Connection等。

質量服務(QoS)和安全:這部分考試內容包括對思科協作網絡中的QoS和安全的理解和運用,包括QoS的原理和實施、思科協作網絡的安全策略和解決方案等。

統一通信和協作解決方案的設計:這部分考試內容包括設計和實施思科的統一通信和協作解決方案,包括對解決方案的需求分析、解決方案的設計和實施、以及解決方案的優化和故障排除等。
三、所適用人群
此考試主要適用於以下專業人士:

網絡工程師:這些專業人員需要了解和配置網絡設備,包括路由器、交換機和防火牆等。他們需要了解網絡的運作原理,並能夠解決網絡問題。

系統工程師:這些專業人員需要了解和配置企業的IT系統,包括服務器、存儲設備和應用程序等。他們需要了解IT系統的運作原理,並能夠解決系統問題。

支持工程師:這些專業人員需要提供技術支持,解決客戶的技術問題。他們需要了解各種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並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

協作工程師:這些專業人員需要了解和配置協作技術和解決方案,包括音頻和視頻會議系統、即時通訊工具和協作平台等。他們需要了解協作技術的運作原理,並能夠提供協作解決方案。
四、學習方法及學習重點
為了通過350-801考試,考生需要專注於以下重點:

理解和應用協作基礎:考生需要對思科的協作基礎知識和技能有深入的理解,並能在實際環境中應用這些技術。這需要學習和了解協作的基本概念,包括協作的架構、協作的部署模型、協作的組件和功能等。

了解並配置音頻網絡:考生需要瞭解並熟悉思科的音頻網絡設備和技術。這需要學習和了解音頻網絡的基本概念,包括音頻網絡的設備、音頻網絡的協議和標準、以及設計和實施音頻網絡的最佳實踐等。

理解並配置協作應用:考生需要對思科的協作應用有深入的理解,並能配置這些應用。這需要學習和了解協作應用的基本概念,包括思科的協作應用如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 Manager、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 Manager Express、Cisco Unity Connection等。

掌握QoS和安全:考生需要對思科協作網絡中的QoS和安全有深入的理解。這需要學習和了解QoS和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QoS的原理和實施、思科協作網絡的安全策略和解決方案等。

設計和實施統一通信和協作解決方案:考生需要能夠設計和實施思科的統一通信和協作解決方案。這需要學習和了解解決方案的基本概念,包括對解決方案的需求分析、解決方案的設計和實施、以及解決方案的優化和故障排除等。
五、官方考試費
考試的費用因地區和考試類型而異,具體的費用應在思科的官方網站上查詢。一般來說,思科的考試費用包括考試本身的費用和可能的註冊費。此外,考生還需要考慮到準備考試的其他成本,如購買參考書籍,參加培訓課程等。
六、授權考試中心
考試通常在思科認證的考試中心進行,考生可以在思科的官方網站上查找最近的考試中心。這些考試中心提供了一個專業的環境,讓考生可以專心參加考試。考試中心通常提供的設施包括安靜的考試環境、現代化的設備和友好的工作人員等。
七、預約考試流程
要預約考試,考生需要先在思科的官方網站上註冊一個帳號,然後選擇考試,選擇考試中心,並支付考試費用。在考試當天,考生需要帶上有效的身份證件,按時到達考試中心。
八、認證有效期
思科的CCNP Collaboration認證和CCIE Collaboration認證的有效期通常為三年。在此期間,考生需要通過再認證考試或完成其他再認證要求以保持認證的有效性。如果考生在認證有效期內未能完成再認證要求,則認證將過期,考生需要重新參加考試以獲得認證。
九、重認證政策
思科有明確的重認證政策,考生可以通過參加和通過相關的再認證考試或完成思科認可的持續教育活動來完成重認證。持續教育活動可以包括參加思科的培訓課程、參加思科的網絡學院課程、參加思科的研討會或活動等。
十、有樣本預覽
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準備考試,思科在其官方網站上提供了一些考試樣題。這些樣題可以幫助考生了解考試的格式和題型,並可以用來測試和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考生可以利用這些樣題來評估自己的學習進度,並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學習或實踐。
以上就是思科認證350-801考試的詳細資訊,希望這些資訊能夠幫助您更好的準備考試。無論您是剛剛開始您的IT職業生涯,還是已經在此領域工作多年,這個考試都是驗證您技術能力和知識的絕佳方式。另外,獲得這個認證將是您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將證明您的專業技能,並可能為您帶來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

News Leave a comment

Google I/O 變 Google A/I ,力壓 GPT-4o

 为开发者服务的 21CTO

21CTO導讀:今年的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應該改名,它已經將重點放在人工智慧。 但是新的網路生態系統對人工智慧與Google搜尋的擔憂似乎沒有答案。

Google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仍然被稱為 Google I/O,不過2024年應該叫 Google A/I 大會可能更合適。

這是因為,這個從週二開始的大會中,幾乎所有面向開發者的公告都提到了人工智慧,它變成了一個通用的術語,被用來描述從文本成成到圖像識別以及語言翻譯的全部 內容。

雖然被OpenAI搶了風頭,這家網路與軟體巨頭還是推出一系列讓開發者眼前一亮的新產品與技術。

新的 Gemini 1.5 發布

面對OpenAI等公司的競爭,Google 繼續增強其旗下所有的 AI 模型,Gemini 1.5 Pro在 200 多個國家/地區全面進入公開預覽版,同時又推出了名為 Gemini 1.5 Flash 的速度調整新變體。

這兩種模型都具有 100 萬個令牌上下文窗口,這表示它們可以接受大量資料作為輸入,並且它們都透過 Google AI Studio 向參與私人預覽的開發者提供 200 萬個令牌上下文窗口。

Gemini API 目前可以處理平行函數呼叫與本機視訊幀提取,很快它將支援上下文緩存,還可以透過儲存常用的上下文資料來幫助管理運行成本。

Google 的開放模型系列 Gemma 正在透過新的姊妹產品進行擴展。 包括除了用於程式碼完成和生成的CodeGemma,還有用於更好記憶體使用的 RecurrentGemma,現在還出來一個用於多模式視覺語言任務的 PaliGemma。

此外,Google 還計劃展示即將在 6 月推出的 Gemma 2 系列機型。 該集合的第一個成員將是一個 270 億個參數的大語言模型。

Google 實驗室副總裁Josh Woodward 向人們解釋道:「它經過最佳化,可在Nvidia 的下一代GPU 或Vertex AI 中的單一TPU 主機上運行。這就是它易於使用的原因。而且人們也已經看到了一些 出色的品質,它性能優於現有型號的2倍。

Android 深度結合 AI

Android Studio 中的 Gemini最初以 StudioBot 的名稱開始,今年也在合適時機進行了改造,它使用 Gemini 1.5 Pro 處理多模式輸入。

Android 開發者副總裁Matthew McCullough 介紹:「Android 將是一款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作業系統。我們正在幫助開發者打造只有人工智慧才能解鎖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體驗,然後將這些 體驗完整交付到用戶手中。

McCullough 說,Google在為開發者提供多個將 AI 整合到 Android 應用中的方法,包括 Google AI Client SDK 和 Vertex AI SDK,這兩種方法都已經出了公開預覽版。

McCullough 對Android開發者這樣描述:

「如果開發者不熟悉生成式AI 構建,也沒關係,可以先對AI Studio進行實驗以及原型設計,然後再使用Google AI Client SDK ,將Gemini 無縫集成到的Android 應用程式中。如果企業用戶已經在 使用Vertex AI,可以使用Vertex AI SDK 來存取Gemini 的全部功能。

Chrome 瀏覽器全面AI化

Google 今年的一大策略是在 Chrome 瀏覽器中加入機器學習模型。

特別是 Gemini Nano 模型,這要歸功於 WebGPU 和WebAssembly的改進,使人工智慧能夠在更廣泛的電腦硬體上更好地工作。

Google網路平台小組產品管理總監Jon Dahlke 表示:「從Chrome 126 開始,Gemini 將內建於Chrome 桌面用戶端。我們將使用Gemini 來支援我們自己的人工智慧功能,包括協助寫作,它使用裝置上的人工 智慧來幫助用戶編寫簡短的內容,例如產品評論、社交媒體貼文與客戶回饋表單。

Google將使用整合的 Gemini Nano 模型來實現自己基於瀏覽器的 AI 功能,並透過預覽程式向開發者提供。

Google 已「投入巨資,確保AI 模型透過使用WebGPU 和Wasm(支援網路裝置上AI 的骨幹技術)快速且有效率地運作。」與Chrome 一起,這種對人工智慧工程的平台支援是谷歌可以比其人工 智慧競爭對手OpenAI、微軟和Meta 佔優勢的領域之一。

 

 

 

「我們的願景是,開發者將能夠為Chrome 的數十億用戶提供強大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而不必擔心提示語工程、微調、容量或成本等,你們所要做的就是調用一些高級API,例如 翻譯、字幕或轉錄等功能。

並且其它瀏覽器廠商會相繼採取類似的步驟。 Google已經“開始與其它瀏覽器合作”,這意味著瀏覽器中人工智慧模型的網路標準開始出現。

在媒體上詢問 Gemini Nano 是否會配備新的投訴功能,以便向Google通報模型錯誤或濫用情況。 媒體活動結束後,其發言人回復道:“安全是我們模型開發與部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Gemini Nano 集成是根據Google與SAIF和 Responsible AI 實踐合作構建的。”

值得一提的是,該聲明並未明確 Chrome 是否會發出更新穎的遙測資料來監視大模型濫用。

Chrome 的人工智慧注入也滲透到了 Chrome DevTools Console,得益於 Gemini Nano,控制台將看到錯誤解釋和調試解決方案。 這項被稱為 Console Insights 的功能,最快將於下週在美國地區作為實驗性功能提供,之後成熟後應該會推廣到其它國家。

人工智慧應用開發環境 Project IDX

其基於雲端的整合開發環境Project IDX,現已結束公共預覽版並進入測試階段。 它可以幫助我們開發用於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式。

Project IDX 適合想要建立可在Web和各種行動作業系統上運行的應用程式的開發人員。 它與 GitHub Codespaces 有幾個相似之處,因為這兩個產品都與 Microsoft 的開源 Visual Studio Code 產品 Code OSS 整合。

但 IDX的特徵「更加固執己見」。 舉一個例子,它能夠進行 Android 模擬和 iOS 模擬。

關於 Project IDX 獲得了更多人工智慧功能。 Google表示說:“我們已將 Gemini 模型深入整合到 IDX 中,以便直接在您的工作空間中提供更大的幫助。”

IDX 專案中的人工智慧助手

Project IDX 已經支援人工智慧驅動的程式碼完成、輔助聊天以及「新增註解」和「解釋此程式碼」等上下文程式碼操作。

在 I/O 大會上,開發者們又被告知這些功能已被「進一步改進」。

在有人詢問 Google 的開發者產品是可以幫助網頁設計流程,例如建立 CSS 和佈局。 這些以設計為中心的人工智慧功能現在在Figma和Locofy等工具中已經很常見。

Google開發副總裁兼總經理 Jeanine Banks 回答:

“我們計劃今年推出更多轉換功能和程式碼修復,我認為另一個重要的事情是與設計的聯繫。那麼設計工作流程如何轉化為程式碼呢?這也是我們正在關注的一個空間。”

Flutter與Python團隊被裁撤之後

估計大家特別關心Flutter和Python團隊。

在兩個團隊裁員之後,沒有特別大的影響。 「巧克力工廠」的 Dart 程式語言和 Flutter 跨平台開發框架分別升級到 3.4 和 3.22 。

最顯著的變化包括 Flutter Web 應用程式中對 WebAssembly 的本機支持,據稱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將幀渲染時間提高2倍。 在 Dart 中,更新添加了宏,這可能對於自動化 Flutter 開發工作流程很有用。

Firebase 服務

如果沒有宣布某種新框架,這就不會是一次開發者大會。

果不其然,Google 推出 Firebase Genkit——一個為 JavaScript/TypeScript 開發人員構建的新開源框架,很快就會支援 Go 語言的版本即將推出,幫助他們為 AI 應用程式建立 Node.js 後端。

不過,我們也不必非得使用 Firebase。 Google 指出,如果使用 VS Code 或 Project IDX,“你也可以在 VS Code 整合瀏覽器中開啟 Genkit Developer UI,並將其與你的程式碼並排使用。”

Genkit 支援資料來源、大模型、雲端服務與程式碼的整合:

大型語言模型,例如 Google 的 Gemini 和 Ollama 的開源模型。

向量資料庫,例如 Chroma、Pinecone、Cloud Firestore 和 PostgreSQL (pgvector)。

來自 Google 的嵌入服務(Google AI 和 Vertex)。

其它重要增強

此外,推測規則 API(透過在後台預取和預渲染頁面來促進更快的頁面載入)也已經融入了人工智慧。 Google 介紹說,人工智慧可以透過預測導航模式來進一步優化,以提高資源預載的效率。

在將人工智慧融入一切之後,Google也向 Android 和 iOS 開發者提供 Checks 服務。 Checks 使用人工智慧來驗證應用程式(無論是否支援人工智慧)是否符合隱私和資料收集要求。

除了網路平台的新增功能之外,Google還宣布了整個開發板的一系列其他調整,例如Angular 中的部分水合、Maps JavaScript API 中的3D 沉浸式體驗以及其行動平台Flutter 和Dart 的新版本 。

未提及搜尋對網路生態系統的影響

儘管在 Google I/O 大會上宣布了大量人工智慧功能,但這家巨頭並沒有提及人工智慧搜尋對網路平台的影響。

雖然搜尋引擎不是開發者大會的重點,但今年人們對Google將如何防禦人工智慧增強的微軟Bing、Perplexity以及來自OpenAI這樣的新進入者,甚至可能是「搜尋GPT」的攻擊,捍衛自己的搜尋引擎 領域越來越感興趣。

有開發者提出,所在的公司的網站或網路應用程式可能會受到人工智慧驅動的搜尋威脅。 但是,Google I/O 大會並沒有提到人工智慧對網路的生存威脅。

鑑於網路生態系統在一段時間內仍會充滿生機,開發者再有一堆閃亮的新人工智慧工具還是有許多好處。

News Leave a comment

英偉達:下一代GPU細節曝光

架构师技术联盟

本文轉自「英偉達:下一代GPU細節曝光」。 Nvidia 正在準備該公司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 (Blackwell) 產品,以與最好的顯示卡競爭。 著名硬體洩密者 @kopite7kimi 聲稱,根據他的訊息,Blackwell系列的記憶體介面配置不會與Ada Lovelace系列有太大差異。 既然這是洩漏,請持保留態度。 我們從先前發布的一些洩密資訊中了解到 ,該公司計劃在其基於Blackwell 架構 的下一代頂級 GB202 GPU 中保留 384 位元記憶體總線 。

相關連結:

1.英偉達NVLink技術詳細概述

2.英偉達Blackwell平台網路配置詳解

3.英偉達GB200 NVL72全連網技術,銅纜方案或成為未來趨勢?

4.英偉達Blackwell性能增加5倍,AMD/Intel產品升級,國產廠商如果應對?

更多GPU技術細節,請參考文章“最新版:GPU顯示卡天梯圖(2023年11月)”,“全球GPU呈現“一超一強”競爭格局”,“2023年GPU顯卡詞條報告”,“ HBM崛起:從GPU到CPU”,“英偉達GPU龍頭穩固,國內逐步追趕(2023)”,“英偉達L40S GPU架構及A100、H100對比”,“AI晶片第一極:GPU性能、技術全面分析”, “主流國產GPU產品及規格概述(2023)”,“新型GPU雲桌面發展白皮書”,“國內外GPU現狀:海外龍頭領跑,國產差距明顯”,“GPGPU流式多處理器架構及原理”等等 。

Nvidia 的 Blackwell 可能是該公司第一個支援GDDR7記憶體的系列,與現有的GDDR6和GDDR6X記憶體解決方案相比,其更高的資料傳輸速率和架構特性有望顯著提高效能。 鑑於第一代 GDDR7 SGRAM IC 將具有 32 GT/s 的資料傳輸速率,採用這些晶片的 384 位元記憶體子系統將提供約 1,536 GB/s 的頻寬,因此 512 位元記憶體介面是不容錯過的。

雖然我對512位元還抱有幻想,但GB20x的記憶體介面配置和AD10x沒有太大差別。

2024 年 3 月 9 日,美光錶示 16 Gb 和 24 Gb GDDR7晶片將於 2025 年上市,但其路線圖並未顯示這些設備是否會同時推出,還是 16 Gb 會更早推出。 也就是說,仍有待觀察的是 Nvidia 是否會在其原始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中使用 16 Gb 還是 24 Gb GDDR7 記憶體 IC。

由於英偉達的Blackwell家族至少還有兩到四分之三的時間,現在很難做出預測。 然而,我們在表中概述了GB200系列供電產品的可能記憶體配置。

在迄今為止的幾代產品中,Nvidia 的頂級消費性顯示卡均使用 384 位元記憶體介面(AD102、GA102),事實證明,從效能和成本的角度來看,該介面是最佳的。 Nvidia 頂級消費性圖形產品的精簡版採用 320 位元記憶體接口,而高階 GPU 則採用 256 位元匯流排(例如 AD103、GA103 和 GA104)。 同時,效能主流段也有採用192位元記憶體匯流排的GPU(如AD104、GA106)及主流段採用128位元記憶體介面的GPU(如AD106、AD107、GA107)。

雖然洩密者的評論表明Blackwell系列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當前Ada Lovelace系列的記憶體介面配置,但應該記住,根據同一洩密者,Blackwell 系列將缺少 GB204 GPU。 相比之下,傳聞中的GB205很可能不會直接繼承 AD104。

功率突破1000W?

如果你認為 Nvidia 的 700W H100 是又熱又耗電的機器,那就等到今年稍後 的 B100 GPU上市吧。

戴爾科技集團營運長 Jeff Clarke 表示,Nvidia 最新的 AI 加速器的功耗將達到 1,000 瓦,比其前身高出 42%。 但別擔心,他非常確定馴服這頭野獸不需要液體冷卻。

克拉克上週在戴爾財報電話會議上對投資者表示:「我們對H200 所發生的事情及其性能改進感到興奮。」他補充說,他對Nvidia 即將推出的B100 加速器和另一個他稱為B200 的加速器 也有同樣的感受。 。

他認為,處理每個功耗 1,000 瓦的 GPU 不需要直接液體冷卻——他說「明年 B200 就會達到這一水平」。

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Clarke 所指的「B200」卡是什麼,因為去年秋天英偉達與投資者分享的路線圖上沒有出現該名稱的晶片。 然而,我們懷疑 Clarke 實際上指的是 GB200 Superchip,它與GH200一樣,預計將 Nvidia 的 Grace CPU 與其 B100 GPU 結合起來。

New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