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運算的標準定義

雲端運算這個概念與概念起源很早,早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有SUN 公司提出「 網路是電腦」 的思想,用來描述分散式運算技術帶來的新世界,今天的雲端運算正在 將這理念變成現實。

雲端運算、雲端服務、雲端平台等概念名詞非嚴格來講都是指的同一件事。 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雲端運算的:雲端運算 ( Cloud Computing )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互動模式,通常涉及透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 雲端運算的定義有多種說法,對於到底什麼是雲端運算,至少可以找到十幾種解釋。 現階段廣為接受的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 )定義:雲端運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 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絡,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可以從定義中提取一些關鍵字:按量付費、資源池、快速提供、少管理工作等。 關於雲端運算可以提煉出一個 “5+3+4” 模型,即:

5 個基本特徵:按需自助服務、廣泛的網路存取、資源池、快速彈性、測量服務;

3 種服務模式:雲端軟體即服務( SaaS )、雲端平台即服務( PaaS )、雲端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 );

4 種部署模式:私有雲、社群雲、公有雲、混合雲。

對於雲端運算的理解,從簡單類比來說,常用的比喻有水力發電、水果等日常場景,但從技術角度來看,雲端運算實質就是將資源池化:包括運算資源、儲存資源、網路資源 和安全資源甚至包括管理資源和人力資源等。 這些池化的資源可能是部署在自己的機房供其他人使用(此時你是雲端服務供應商),也可能是你不再需要購買硬體設備和建立機房,直接租用別人的資源(此時你 是雲端服務客戶)。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對於雲端服務供應商而言,將池化的資源進行使用並且加以利用對外界提供服務,既提高資源利用率又能夠獲得額外的收益;對於雲端服務使用客戶而言,不再需要建立機房和購買 實體設備,直接使用池化資源,更快速方便。

雲端運算的主要特點有如下:按需服務、快速部署、彈性伸縮、自助計費、持續可用、超大規模運算能力、成本低(成本是否真的降低有待進一步探討)。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News.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在线客服系统